20 Mai 2006

羅素坐牢 / Russell saß im Gefängnis

羅素曾說他生命被三種激情所決定:一是渴求愛情;二是企求知識;三是不忍人之心。(參見:Wilhelm Weischedel,Die philosophische Hintertreppe,第340頁。)第三種激情讓他成為一位信奉和平主義的政治異議人士,反對一切會為人類帶來災害的事情。因此,舉凡反戰、反極權、反核武的抗議活動,都可看到他的身影。

據說,英國由於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自1916 年起實施兵役法,規定18到41歲的男性公民均有服兵役之義務。當時反對參戰的羅素作為「反徵兵團體」(No-Conscription Fellowship)的一員,遂向英國民眾大力鼓吹不要接受政府的應召去從軍。不過,他卻也因此遭到法院宣判處罰金100英磅,隨後甚至還連帶地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開除教職。然而羅素並沒有因為受此反挫之舉而退縮,「安分地」當個不敢吭聲的蛋頭學者。相反地,他繼續加強火力從事相關的演講,以宣揚反戰理念。1918年,羅素因為在「反徵兵團體」的週刊《法庭(Tribunal )》裏撰寫一篇批評美軍的文章,而被法院以「涉嫌危害英王與美國的關係」之名起訴,然後被判至布里斯頓監獄(Brixton prison)服刑六個月。從今日的觀點來看,這種起訴罪名的荒謬性是不言而喻的,大概就如同拿「危害兩國友好關係」之罪名來控訴本國某個拿鞋丟向外國來訪官員的抗議民眾一樣地可笑。儘管如此,羅素還是坦然接受了這樣的判決。

不過,各位可別以為羅素這是在蹲苦窯。因為他的哥哥Frank(羅素伯爵二世)事先就已疏通獄卒以滿足其一切所需,再加上他的嫂子Elisabeth von Arnim還幚他佈置牢房,所以他的牢房裡除了有舒適的床、書桌椅、地毯之外,還有一堆書與花相伴。由於在監獄裡只能在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之間點燈,羅素為了善用時間,遂規定自己每天花4個小時寫哲學論文、4個小時讀哲學書、4個小時讀一般書籍。(參見:Alan Wood,Skeptiker aus Leidenschaft,H. Hintzsche德譯,第136-137頁。)這樣的生活方式,怎麼看都不像是在坐牢,而毋寧像是待在24小時營業的K書中心裡。

但這並非羅素唯一一次的坐牢經驗。據說,他在1961年還為了反核武,號召反戰人士萬人至英國國防部前及倫敦海德公園(Hyde Park)裡靜坐抗議,並且堅決主張其公民不服從權(civil disobedience)而拒絕解散示威群眾。英國政府遂下令逮捕這些非法集會者,而羅素也就因此被捕而遭拘禁7天。英國媒體亦趁此機會向這位第二次坐牢的大哲學家開個玩笑,刊登出下面這幅典型英式幽默的漫畫。至於造成他第二次坐牢的這場反核武運動的詳細情形,請恕來日有緣再敘。


"Okey! Zum letzten Mal! Wer hat das ge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