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骰之泉 / Brunnen des Sternwürfels
海德格於1934年4月辭去弗萊堡大學校長的職務後,在哲學系開了他第一門有關賀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的演講課。自此,他開始透過跟詩人對話,來追問「思」與「詩」之間深邃難解的關係。而除了賀德林之外,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葛歐爾格(Stefan George, 1868-1933)、特拉克爾(Georg Trakl, 1887-1914)等人亦都是其後來所津津樂道的大詩人。不過,這些人嚴格來講都不是他實際對話的對象,因為他們早就已經作古了。所以真正能夠跟其對話的,毋寧說是他們的詩作,或甚至根本就只能說是那個說出這些詩詞的神秘語言自身而已。倘若我們要追問海德格是否曾經跟什麼詩人發生過真實對話的話,則最有可能的應該就是跟喻為二戰後最重要的德語詩人策蘭(Paul Celan, 1920-1970)相遇的那次。


Bedenken am Brunnenstern
策蘭在返回法國的路上,寫了一首名為〈透特瑙山〉的詩,以記那天的經歷。他這首詩完成於1967年8月1日,並收錄在1970年出版的詩集《迫光》(Lichtzwang)裡。儘管〈透特瑙山〉幾乎僅只有簡單點出策蘭此行所目睹的幾個景物,但是它因為暗含著豐富的意象與聯想,以致成為了策蘭最為有名、最多人詮釋的詩作之一。(參見:Interpretationen: Gedichte von Paul Celan,Hans-Michael Speier編輯,第162-163頁。)至於各家詮釋優劣如何,因我的德語不好,不敢妄斷,請看倌自行評判。在此僅斗膽將此詩試譯為中文,以紀念這場思與詩的相遇。

透特瑙山 / 策蘭
金車菊 小米草
掬飲之泉 上有星骰
小屋 裡
寫入冊
――誰人名
在吾前?――
寫入冊 字行間
冀盼 今天
思者 心語 將至
林中草地崎嶇

蘭花各自孤放
生澀 隨後 車內
鮮明
載運我們的 這人
一同聆聽
高山沼地
走了一半的 木道
潮濕
非常
0 Comments: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