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Juni 2006

決戰魔山之巔 / Kampf auf der Spitze des Zauberberges


Der Davoser "Zauberberg"

托馬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在1924年發表小說《魔山》(Der Zauberberg),從此奠定其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按照維基百科所整理的資料,小說的場景設置在瑞士東南方、海拔1560公尺高的達沃斯(Davos),一個今日聞名於世的滑雪度假勝地。故事主人翁Hans Castorp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7年,前往達沃斯一間名為Berghof的肺結核療養院,探訪在該地養病的親戚,並計畫在那裡逗留三週。他在這個彷彿時間凍結住了的阿爾卑斯山城裡,結識數位來自歐洲各地的病患,其中極具重要性的兩位應屬:崇尚啟蒙思想的人文主義者Lodovico Settembrini,以及反理性的神秘主義耶穌會士Leo Naphta。這兩個人在魔山上針對諸如疾病、死亡、時間等等議題不停地論戰著,為的是去說服Castorp成為其思想陣營中的一員;此可謂該小說中一條非常重要的主軸。巧合的是,托馬斯‧曼所虛構的這場哲學思想交鋒戰竟然在5年後於舊地真實重演。只不過這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可就說來話長了。

據說,先是布達佩斯(Budapest)的Kollarits教授於1926年提議在高山上辦一所國際大學,因為他估算當時歐洲約有60萬大學生患有肺結核,而這種疾病幾乎只有在達沃斯這類的高地裡才能治癒,故這種高山大學可以提供患病的學生同時唸書又養病的環境。達沃斯「森林療養院」(Waldsanatorium)的Jessen醫師則是退而主張只要提供一些大學課程即可。於是,就在1927年8月底於達沃斯成功舉辦了一場大型籌備會議之後,「第一屆達沃斯大學課程」(1. Davoser Hochschulkurse)終於在1928年3月18日正式登場。這些具國際性訴求的課程辦得十分有聲有色,除了共有45個大學教師、364個大學生以及約400個旁聽生參加之外,還特別邀請到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來發表開幕演講。這個有點像春假學術研習營的活動遂因此在歐洲一炮而紅。

次年,「第二屆達沃斯大學課程」成為了那時德國哲學界的一大盛事,雖然這場為期三週(16. März – 6. April)的研習活動約才30個大學教師及200個大學生參加而已。這次活動的主辦者Paul Müller醫師的野心頗大,他邀請當時德國哲學界的兩大明星卡西勒(Ernst Cassirer, 1874-1945)與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來達沃斯,請他們先分別演講數場,之後再共同針對康德哲學進行一場專題討論會。才剛出版《符號形式之哲學》(Philosophie der symbolischen Formen)第三冊的卡西勒,被視為與傳統理性文化相契合的人文主義者;而正在準備6月份弗萊堡大學哲學教授就職演講〈何謂形上學?〉(Was ist Metaphysik?)的海德格,則像是傳播神秘存有之聲的彌賽亞式革命家。一個是舉止彬彬有禮的紳士,另一個則有如不懂禮教的農夫。要這兩個思想、個性差異頗大的人對談各自的康德詮釋,可以想見必定會是一場劍拔弩張的新舊思潮肉搏戰(參見:Kurt Wuchterl,Streitgespräche und Kontroversen in der Philosophie des 20. Jahrhunderts,第143-149頁。)因此,大多數與會者都不禁聯想到托馬斯‧曼的《魔山》,把卡西勒想像成Settembrini的化身,而Naphta則彷彿是透過海德格之口來講話。再者,這場在魔山之巔上重演的形上學決鬥儘管刀光劍影、鏗鏘有聲,卻也跟小說的結局一樣勝負難分。(參見:Rüdiger Safranski,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 Heidegger und seine Zeit,第212-215頁。

1929年底,托馬斯‧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其得獎並不是因為《魔山》,而是因為他在1901年出版的第一本長篇小說《不登部落格家族:一個家族的沒落》(Buddenbrooks. Verfall einer Familie)。或許箇中原因是在於《魔山》這個故事令人難以親近,以致於無法吸引一般人的興趣吧!如此也就可理解為何這麼重要的文學作品竟要遲至1982年才被德國導演Hans W. Geißendörfer拿來改編成影片。下圖即為該影片之宣傳海報,其開門見山地把肺結核病人的X光片亮出來,手法挺是簡潔明瞭。


Plakat des Filmes "Der Zauber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