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Juli 2006

講師作為學術之志業 / Privatdozent als Beruf der Wissenschaft

1914年10月,猶太裔的洛維特(Karl Löwith, 1897-1973)自願從軍為德意志民族而戰,還沒滿18歲就被送到前線去打仗,旋即受傷被擄,而在義大利戰俘營待了兩年。後又因交戰國交換受傷戰俘而被釋放回國。他在返回故鄉慕尼黑(München)之後,又等了兩個月才正式除役,從此開始邁向他的學術生涯。(參見:Karl Löwith,Mein Leben in Deutschland vor und nach 1933,第1, 8-9頁。)他首先是註冊慕尼黑大學,跟著慕尼黑現象學派的Moritz Geiger唸哲學;1919年才轉到弗萊堡大學去從學於胡塞爾與海德格。(參見:Metzler Philosophen Lexikon,第2版,第518頁。

根據洛維特的回憶,在1918至1919年間的冬季學期裡,韋伯(Max Weber, 1864-1920)受自由派學生之邀在慕尼黑進行兩場著名的演講:〈學術作為志業〉(Wissenschaft als Beruf)及〈政治作為志業〉(Politik als Beruf)。亦有到場聽講的洛維特認為,韋伯的第一講〈學術作為志業〉對於當時的社會頗有震聾發聵之效。(參見:Karl Löwith,同上,第16-17頁。)不過,根據後來的研究顯示,其實韋伯早在1917年11月7日就已以此為題做過一次演講了。換言之,洛維特所聆聽的其實是韋伯在將近一年後所重講的同一個演講罷了。而韋伯當時是應巴發利亞邦的自由學生聯盟(Freistudentischer Bund)之請,在主題為「勞心作為志業」(Geistige Arbeit als Beruf)的一系列演講中發表一場談話。他在此演講中,首先是講解了在德國有志於學術者的必經養成過程。由於德國學術制度跟台灣頗不一樣,特摘錄一部分內容如下,以供參考:

在我們這裡,每個人都知道,一個獻身學術以為志業的年輕人,其生涯一般是從「講師」(Privatdozent)開始的。他是在諮詢相關專家、並取得其同意後,基於一本著作以及一場在學系內通常頗為形式性的考試,才在一大學內取得大學授課資格。接著他可在其授課許可(venia legendi)的範圍內自行決定課目來開設演講課;但沒有薪資,只能以學生的聽課費為餉。……在我們這裡,一個學術中人的生涯是完全建基在財政的前提上。因為對於一個沒有任何財富的年輕學者而言,去經受這些學術生涯的條件乃是件非常冒險的事。他至少必須能夠撐個幾年,且完全不知之後是否有機會獲得一個足供生計的職位。……

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的說明,這種無給職的「講師」(Privatdozent,簡稱PD)制度約起於1810年的普魯士,差不多在1860年才正式制度化。其規定是:要取得「講師」這個職稱,必須在獲得博士學位(Promotion)後,另外再寫一個用以取得大學授課資格(Habilitation)的大部頭論文,並在系上做一場演講,最後經由該系投票通過才行。至於「講師」這個職稱的喪失,要嘛是因為被聘為教授,要嘛則是因為沒有持續地每學期授課;而在後者的情形,其頭銜就會被改成為「有授課資格的博士」(Dr.habil.)。德國「講師」制度之全盛期是在1900到1968年間,當時幾乎所有被聘為教授的人之前都得先當一陣子的「講師」。1968年之後,此一制度才因學潮抗爭而開始有所改變。現在的「講師」通常都是有固定的薪資,因為其大多在大學裡佔有「大學助教」(Hochschulassistent)或「大學講師」(Hochschuldozent)之類的有給職位。

洛維特後來在海德格的指導下,於1928年以《個體在同胞中的角色》(Das Individuum in der Rolle des Mitmenschen)此一著作取得了大學授課資格,從此為了將學術當作志業,在馬堡大學展開了六年之久的無薪講師生涯。至於他因為猶太人的身分而在學術之途上歷經曲折風霜,則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PD Löwith mit Freunden im Jahr 1928

P.S.:「Privatdozent」一辭迄今均無恰當的中譯名,主要是緣於華語界並沒有這種學術制度的關係,故在此僅從irrenhaeusler之見,將其譯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