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August 2007

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 / Der erste Philosoph als Träger des Literaturnobelpreises

舉世聞名的諾貝爾獎(Nobelpreis)是根據諾貝爾(Alfred Nobel, 1833-1896)的遺囑而設的,其中文學獎是要頒發給曾創作出具理想主義色彩之傑出文學作品的作家。執掌有關該獎項之提名與評審業務的單位為瑞典學院(Die Schwedische Akademie),而其下所屬之諾貝爾委員會在每年九月會寄出約600到700封邀請函給具有推薦人資格之人士,請其於隔年一月底前推舉候選人。所謂的推薦人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1)瑞典學院院士或其他類似建制與宗旨之學院、機構與協會裡的成員;(2)大學與大專院校之文學教授與語言學教授;(3)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4)各國具文學創作代表地位之作家所組成的協會的主席。至於那些未收到邀請函、但符合上述資格者,亦可自行向該委員會推薦人選,惟不得提名自己。基本上任何阿貓阿狗都有可能被提名,所以這並不是多麼希奇或了不得的勳績;真正希奇的應該是那些能夠進入最後決選名單、甚至得獎的人。據了解,諾貝爾委員會會在二月時先針對所收到的推薦名單進行第一階段篩選,並交由瑞典學院認可。該委員會到了四月時會將候選人名單縮減到15到20名,至五月時再削減成5名,以供瑞典學院所有院士做最後挑選。這些院士要在六到八月間閱讀進入決選名單之人的著作,等到九月時再開會討論候選人作品之貢獻,並於十月初以絕對多數決的方式選出該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參見以下網頁:12

雖然哲學著作也算廣義上的文學,但由於其使用術語及論述方式不似一般文學作品那麼平易近人,所以迄今罕見哲學家能夠以其哲學作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英國的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及法國的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之所以獲選,恐怕有一大部分得歸功於其優異文筆,而非其哲學思想;也就是說,得歸功於其作為一文學家,而非作為哲學家。儘管如此,純哲學家獲獎的事情也不是不曾發生過。190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即是頒發給耶拿(Jena)大學哲學教授魯道夫•倭鏗(Rudolf C. Eucken, 1846-1926),據其官方網頁所述之得獎理由是:他誠摯追求真理、思想具滲透力、視野廣闊以及撰寫諸多作品以發展理想主義式的生命哲學。

但是,倭鏗何許人也?今日研讀德國哲學或文學的學生中,恐怕沒幾個人曾聽過此名。網路上雖可找到一些介紹(參見以下網頁:12),但查閱Metzler出版社的《哲學家辭典(Philosophen Lexikon)》,卻未見名列其上條目。到底這樣一位現今幾乎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當初怎麼會得獎呢?再者,就算評審們打算要選個純德國哲學家出來,為何不從當時新康德學派裡正紅的馬堡學派或西南學派中隨便挑個人出來呢?有個傳聞是說,因為當時瑞典新國王Gustav五世常到德國去訪問,德皇Wilhelm二世私底下乃向他推薦在耶拿承繼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講座職位的倭鏗,Gustav五世遂幫忙向瑞典學院說項,以牽成此事。但按照瑞典學院的官方說法,實情並非如此,因為其運作是完全獨立於任何政府的。(參見:Gunnar Ahlström,“Kleine Geschichte der Zuerkennung des Nobelpreises an Rudolf Eucken“,收錄於:Rudolf Eucken,Philosophische Schriften,第9-10頁。

不過,倭鏗的獲選畢竟還是學院政治運作下的產物。當時各國共提出了16名人選。其中,英國是推薦詩人Algernon Charles Swinburne及國會議員作家John Morley;法國未提出任何人選;義大利方面有小說家Edmondo de Amicis及Antonio Fogazzaro被推舉出來;瑞典方面則有女作家Selma Lagerlöf被提名。德國方面則是推薦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的妹妹Elisabeth Förster-Nietzsche,以表彰其撰寫尼采傳記及在威瑪(Weimar)創設「尼采檔案館(Nietzsche-Archiv)」之功勞;至於倭鏗的提名,其實並非來自德國,而是出自瑞典Göteborg大學某位教授之手。這些候選人當中,在當時輿論界呼聲最高的乃是英國的Swinburne及瑞典的Lagerlöf。然而,瑞典學院裡立場保守的常任秘書Carl David af Wirsén為了不讓身為女性的Lagerlöf獲獎,先是支持選Fogazzaro,後來見情勢不妙又轉而支持Swinburne。但由於af Wirsén不久前才公開指責Swinburne是撒旦主義者,此刻卻又大力支持,故其反覆之舉頗受其他瑞典學院院士質疑。而就在分別支持Swinburne及Lagerlöf的雙方爭執不下的情況下,有人提議乾脆把這兩位有爭議的候選人都排除在外,從剩餘的人選裡挑出一位明確無愧於「理想主義」之頭銜的人。於是,倭鏗遂成為了鶴蚌相爭之下的漁翁得利者。(參見:Gunnar Ahlström,同上,第14-17頁。


作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哲學家,倭鏗在1909年三月27日於斯德哥爾摩(Stockholm)領獎時,不僅自認當之無愧,而且還宣稱其著作將被越來越多人所閱讀。(參見:Gunnar Ahlström,同上,第17頁。)然而,他顯然是太高估了自己。事隔將近一個世紀後,他的作品早已被人們所遺忘;相較之下,反倒他在Basel任教時期(1871-1874)的同事尼采之著作則是歷久彌新、不斷再版。現在倘若還有人想要找他的書來看的話,恐怕只能上網找電子版本了。


[附錄] 倭鏗數位作品集:

1872, Die Methode der aristostelischen Forschung
1878, Geschichte und Kritik der Grundbegriffe der Gegenwart (Digitalsat der 2. veränd. Aufl. 1893)
1879,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schen Terminologie
1913, Present-day Ethics in their Relation to the Spiritual Life (Alltagsethik in ihrem Verhältnis zum geistigen Leben), Vorlesungen
1915, Die Träger des deutschen Idealismus
1917, Die geistesgeschichtliche Bedeutung der Bibel
1919, Deutsche Freiheit. Ein Weikr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