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柯的博士論文寫作建議 / Ecos Ratschläge zum Schreiben der Dissertation

艾柯在書中勸告學子們,寫論文時雖須注意諸多事項,但重要的是能樂在其中,把它當作是在遊戲、競賽或尋寶,試圖去解答某個先前尚不知其解的問題。因為唯有能樂在其中,才會有興趣繼續做下去。艾柯亦不諱言,其在書中提到的諸般要點可能讀者們早已知悉,故該書或可被看作是在提示人回想起那些要點。(參見:Umberto Eco,Wie man ein wissenschaftliche Abschlußarbeit schreibt,第265-266頁。)當然,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熟稔這些論文寫作須注意事項,有些人甚至都已寫出了數篇學術論文,依舊還是對其渾噩無所知。所以尚未寫過論文的人最好別掉以輕心,不妨先乖乖耐著性聽一下艾柯的建議,方才比較妥當一點。
艾柯自從出版了這本書後,遇到過一些有趣的軼事,譬如有白目的讀者來函請他幫其論文羅列出完整的參考書目。不過,他認為在這些趣事中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文藝批評家Beniamino Placido所寫的書評,因為後者指其在該書第四章談論「學術上的謙虛(wissenschaftliche Bescheidenheit)」這一小節裡所舉的例子是虛構的。這件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艾柯在那裡提到多年前曾一度苦思「判斷理論」與「美」之間的關係,尋遍群書而不得解,後來在巴黎一位舊書商那裡買到一本名不見經傳的法文書《聖多瑪斯•阿奎納哲學中美的觀念(L'idée du Beau dans la Philosophie de Saint Thomas d'Aquin)》,由無名作家Abbé Vallet寫於1887年。他翻閱一陣後,只覺得那本小書沒什麼新意,但又不甘心花了一大筆錢卻毫無所獲,遂又繼續堅持讀下去,然後就突然間發現一條解答的線索。艾柯由此得到的教訓是:「若我們想要從事學術的話,我們基本上就不可輕忽任何資料來源。因為最好的想法並非總是源自於大作家那裡。」由於Placido在書評中宣稱Vallet這個人是艾柯杜撰的,艾柯為了證明確有其人,遂邀請Placido到他家裡來親眼看看該書。出乎意料的是,當艾柯把那本塵封多年的舊書重新取出,翻到當初找到解答線索的那個段落時,才發覺該段落之文意並未包含他所以為的那個線索。換言之,那條線索其實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不過話又說回來,無可否認地,他確實也是在閱讀該書時才突然冒出那個點子的。所以他決定還是得另找個機會來特別向該作者致上謝意。(參見:Umberto Eco,同上,第X-XIII、181-182頁。)

0 Comments: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