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September 2007

艾柯的博士論文寫作建議 / Ecos Ratschläge zum Schreiben der Dissertation

當代哲學家有一個特徵,就是幾乎沒有人不是或不曾是大學教授。職是之故,今日在哲學界擅場之人絕大多數均免不了得受制於學院制度,有義務做些教學、行政之事。而既然有在教學生,免不了也得要指導學生寫學術論文。但由於今日大學已不再似從前那樣僅供少數精英份子之子弟就讀,而是由數量龐大且背景三教九流的學生匯聚一堂,故若要去一一親自指導,必當更形吃力。有鑑於此,屋別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為求事半功倍之效,遂於1977年針對人文科學的學生出版一本教人如何撰寫學位論文的教戰手冊,名之為《如何寫篇博士論文(Come si fa una Tesi di Laurea)》。由於艾柯的文筆一向生動活潑,書中舉例講解簡單明瞭,又處處透露玄機,故不會讓人讀起來枯燥乏味到無聊想睡,毋怪乎該書德譯本(譯名:Wie man eine wissenschaftliche Abschlußarbeit schreibt)自1989年上市以來即大獲好評,其熱賣程度雖遠不及《玫瑰的名字(Il nome della rosa)》之德譯本,但也算是一發不可收拾,迄今已加印到第11版。

艾柯在書中勸告學子們,寫論文時雖須注意諸多事項,但重要的是能樂在其中,把它當作是在遊戲、競賽或尋寶,試圖去解答某個先前尚不知其解的問題。因為唯有能樂在其中,才會有興趣繼續做下去。艾柯亦不諱言,其在書中提到的諸般要點可能讀者們早已知悉,故該書或可被看作是在提示人回想起那些要點。(參見:Umberto Eco,Wie man ein wissenschaftliche Abschlußarbeit schreibt,第265-266頁。)當然,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熟稔這些論文寫作須注意事項,有些人甚至都已寫出了數篇學術論文,依舊還是對其渾噩無所知。所以尚未寫過論文的人最好別掉以輕心,不妨先乖乖耐著性聽一下艾柯的建議,方才比較妥當一點。

艾柯自從出版了這本書後,遇到過一些有趣的軼事,譬如有白目的讀者來函請他幫其論文羅列出完整的參考書目。不過,他認為在這些趣事中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文藝批評家Beniamino Placido所寫的書評,因為後者指其在該書第四章談論「學術上的謙虛(wissenschaftliche Bescheidenheit)」這一小節裡所舉的例子是虛構的。這件事情的緣由是這樣的:艾柯在那裡提到多年前曾一度苦思「判斷理論」與「美」之間的關係,尋遍群書而不得解,後來在巴黎一位舊書商那裡買到一本名不見經傳的法文書《聖多瑪斯•阿奎納哲學中美的觀念(L'idée du Beau dans la Philosophie de Saint Thomas d'Aquin)》,由無名作家Abbé Vallet寫於1887年。他翻閱一陣後,只覺得那本小書沒什麼新意,但又不甘心花了一大筆錢卻毫無所獲,遂又繼續堅持讀下去,然後就突然間發現一條解答的線索。艾柯由此得到的教訓是:「若我們想要從事學術的話,我們基本上就不可輕忽任何資料來源。因為最好的想法並非總是源自於大作家那裡。」由於Placido在書評中宣稱Vallet這個人是艾柯杜撰的,艾柯為了證明確有其人,遂邀請Placido到他家裡來親眼看看該書。出乎意料的是,當艾柯把那本塵封多年的舊書重新取出,翻到當初找到解答線索的那個段落時,才發覺該段落之文意並未包含他所以為的那個線索。換言之,那條線索其實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不過話又說回來,無可否認地,他確實也是在閱讀該書時才突然冒出那個點子的。所以他決定還是得另找個機會來特別向該作者致上謝意。(參見:Umberto Eco,同上,第X-XIII、181-182頁。

艾柯表達感謝的方式很特別,就是讓那位原本默默無名的Vallet名留青史。但這要怎樣才能夠做到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把他寫進小說裡即可。而那部小說不是別的,正是銷售量以千萬冊計、鼎鼎大名的《玫瑰的名字》。諸位若是不信,那麼不妨將你手頭上的那本小說翻到最前面〈作者導言〉的部分,保證立即可見到Abbé Vallet的名字掛在一開頭之處。看艾柯在此將這虛實交替的手法玩得不亦樂乎,顯然他不論是寫學術論文還是寫小說,都頗樂在其中,難怪書會一直出不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