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August 2006

海德格對一位日本學生的追念 / Heideggers Andenken an einen japanischen Schüler

海德格在1959年出版了他後期極具重要性的一本文集《走向語言之途中》(Unterwegs zur Sprache)。其中有一篇名為〈來自一場有關語言的談話〉(Aus einem Gespräch von der Sprache)的對話錄,取材自1954年3月底他與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德文系教授手塚富雄(てずか・とみお, 1903-1983)進行的一場談話。這篇對話錄的內容虛實交雜,故毋寧說是一篇經過海德格自己改編過的虛擬故事。不過,海德格在那裡也不諱言,這場「對話」是緣起於對那他英年早逝的日本學生九鬼周造(くき・しゅうぞう, 1888-1942)的追念。(參見:Martin Heidegger,GA12: Unterwegs zur Sprache,第97頁。)九鬼既然能讓海德格如此地看重,肯定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據悉,九鬼周造乃是明治時代擔任過駐美大使及帝國博物館館長的九鬼隆一男爵之四子,其族譜則可上溯至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的手下名將九鬼嘉隆。按照京都大學「日本哲學史研究室」的資料,九鬼周造於1909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系就讀,1921年研究所沒唸畢業,就跑到歐洲去周遊留學8年。至於他這段期間去過哪些地方,就我查索手邊僅有的零星文獻,尚無法得出一個完整的答案。只知道他在1922至1923年間跟日後翻譯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的天野貞祐(あまの・ていゆう, 1884-1980)一樣,都在海德堡從學於新康德主義者李克爾特(Heinrich Rickert, 1863-1936)。1925到1927年,九鬼跑到法國巴黎追隨倡導生命哲學的伯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唸書,並曾聘請尚在就讀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來當他的家庭老師。1927年4月,九鬼又跑回德國,到弗萊堡去拜見現象學祖師爺胡塞爾(Edmund Husserl, 1859-1938);而他也是直到這時才在胡塞爾家裡跟傳聞中的哲學之王海德格首次照面。沒多久,他就跟當時其他海德格迷一樣,也給吸引到馬堡去了。他在1927年11月至1928年5月期間待在馬堡,聽了海德格的兩門課。隨後,他卻又不知怎麼地跑到法國去。1929年初,九鬼在日本的期刊上發表《雅緻之結構》(「いき」の構造),以海德格的詮釋學方法來對江戶時代的審美觀進行哲學性解析,而轟動一時,並被喻為日本現代美學的重要著作。(參見:Japan und Heidegger: Gedankschrift der Stadt Meßkirch zum 100. Geburtstag Martin Heideggers,Hartmut Bchner編,第24、28-29、268頁。)是年4月,他回到日本,被聘為京都帝國大學講師,1935年升任為西洋現代哲學史的講座教授。1941年5月6日,九鬼因急性腹膜炎倏然去世,葬於京都名勝「哲學之道」旁的淨土宗佛寺「法然院」(ほうねんいん)裡。

海德格為了緬懷這位比他還早一年出生的日本學生,特地請託前來拜訪他的德語文學家内垣啓一(うちがき・けいいち, 1925-1989),幫他取得九鬼墓塚的照片。他很喜歡這些照片,所以不光是在跟手塚談話時,就連禪宗大師鈴木大拙(すずき・だいせつ, 1870-1966)來拜訪他時,都要秀出來給人看看。而這些日本客人當然也都知其來龍去脈。九鬼墓塚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就在於它的墓銘文是由京都學派創始者西田幾多郎(にしだ・きたろう, 1870-1945)親自書寫雕刻而成的。墓碑正面刻的是「九鬼周造之墓」六字,其右側面則刻有歌德之詩〈同題〉(Ein Gleiches)的日譯文。(參見:同上書,第170、173、263頁。)後者之碑文筆法尤其精采,只可惜目前在網路上還沒找到其照片。倘若看倌有機會到京都優美的「哲學之道」上走走的話,別忘了彎進法然院,去親眼看看西田的真跡喔!

Kukis Grab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