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April 2007

雅斯培的海德格閱讀指南 / Jaspers’ Lektürenführer zu Heidegger

現代哲學家要談論哲學問題,已經很難全然不去旁涉前輩或同儕的論述,一切從無開始論起。這是因為哲學史就宛如一場永不止息的哲學理論爭霸戰,只要你想要進入這個競技場,你就得先觀摩看看別人是怎麼講的,藉以慢慢磨練自己的戰鬥技能,然後才能有技巧地去出招跟人較勁。畢竟對於許多哲學問題,早就有諸多前輩高人思考過不知多少種相應的攻防之道,不論你是否贊成那些人的想法,總之你就是不能輕忽它們。倘若你不理會他人、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則你將有九成九的機會會發現到:自己一生殫精極思所發明出來的絕招,根本就不堪一擊。因此,每個不敢自陷於坐井觀天之譏的哲學家,大多都會擁有一間私人藏書閣來收納百家之言,以供其平日不時閱讀參考;一旦其藏書量多到一定程度時,即可堂皇稱之為圖書館了。

德國存在哲學的代表人物雅斯培(Karl Jaspers, 1883-1969)也有個不小的私人圖書館,所以當他去世後,除了遺留下約3萬5千頁的遺稿和上千封的信牘之外(參見德文維基的說明),就屬這個私人圖書館最有學術價值了。在右圖這張雅斯培最為經典的照片裡,他就是坐在其私人圖書館的一角,狀似儼然地展卷他顧。我們光從照片中其身後可見的書籍來計數,就至少有4百本以上,由此當可推估整間圖書館的藏書量有多麼豐富了。當然,在他的個人圖書館裡,肯定是少不了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的著作的,畢竟後者可是早年跟他一起發心併肩作戰改革德國大學的戰友呢!而海德格的這些作品通常是由他親自寄送或請書商轉寄給雅斯培的,甚至在兩人友誼於1933年因海德格向納粹靠攏而破裂後,雅斯培還是會不時收到海德格寄來的書。

儘管雅斯培很清楚他的哲學路數與海德格截然不同,但他也花了不少時間去閱讀海德格,並且在1928年到1964年之間斷斷續續寫下來約300頁的閱讀心得筆記。這些筆記在雅斯培去世時就擺在其書桌上,後來在「卡爾•雅斯培基金會」(Karl Jaspers-Stiftung)的委託下,由其晚年的私人助理Hans Saner,於1978年將之整理成冊出版,名為《有關馬丁•海德格的筆記》(Notizen zu Martin Heidegger)。Saner甚至還很盡責地將雅斯培圖書館裡的海德格著作也一併整理出一份清單來,附在書末供讀者參考。這份清單先以「書內有無海德格的親筆獻詞」為基準,將所收藏的書分成兩類,之後再分別標註雅斯培的個人閱讀情形,亦即「部分閱讀」、「閱讀」、「劃線」及「邊頁評語」這四種情形。惟其他既無海德格獻詞、又未被雅斯培閱讀過的書,則不列入清單裡。(參見:Karl Jaspers,Notizen zu Martin Heidegger,封面裡說明、前言、附錄書目。)透過這份清單,我們可以更具體了解到,雅斯培在評論海德格時所依據的文本有哪些。所以這份短短5頁的清單可是不容人輕忽啊!

在此特將這個清單再精簡一下,把雅斯培曾閱讀過的――不論是否有讀完――書目按照年份重新編排如下,以便能清楚看出雅斯培對哪些書比較有興趣閱讀。如此,我們就可以模仿時下流行,推出一份雅斯培推薦的海德格閱讀書單。不過,諸位可別誤以為這是一份用來習練海派神功的心法秘笈。事實上,它毋寧是雅斯培為了破解海德格降頭術而擬定的一份閱讀指南,以求從中抓出破綻來證成「海德格之思想與人格間有一內在關係」一事。由於我的哲學功力不足,還無從判斷雅斯培的這個克敵招數到底管不管用。故聲明在先:那些自行依照此書單習練而不慎走火入魔者,可不關我的事喔!

1919/21
Anmerkungen zu Karl Jaspers’ „Psychologie der Weltanschauungen“

1927

Sein und Zeit. Erste Hälfte

1928

Besprechung von: Ernst Cassirer, Philosophie der symbolischen Formen. 2. Teil: Das mythische Denken

1929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Was ist Metaphysik?
Vom Wesen des Grundes

Edmund Husserl zum siebzigsten Geburtstag

1933

Die Selbstbehauptung der deutschen Universität

1942

Platons Lehre von der Wahrheit

1943

Vom Wesen der Wahrheit
Andenken
1947

Platons Lehre von der Wahrheit. Mit einem Brief über den „Humanismus“

1949

Der Feldweg

Vom Wesen der Wahrheit

Über den Humanismus

1950

Holzwege

1951

Das Ding

1952

Was heißt Denken?

1953

Was ist Metaphysik?

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

1954

Vorträge und Aufsätze

Aus der Erfahrung des Denkens

1956

Was ist das – die Philosophie?

Zur Seinsfrage

1957

Der Satz vom Grund

1959

Gelassenheit

Unterwegs zur Sprache

1961

Nietzsche. 2. Bände

09 April 2007

為什麼哲學家抽煙斗? / Warum rauchen Philosophen Pfeife?

還記得大學聯考剛考上哲學系時,有位初識的朋友曾戲說,可想像我將來抽著煙斗思考的樣子。待我開始真正唸哲學後,迄今香煙雖抽過幾次,煙斗倒還未曾嘗試過。事實上,「抽煙斗」跟「哲學思考」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聯,況且也不是所有的哲學家都有在抽煙斗,但是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刻板印象呢?為何人們會將哲學跟煙斗給扯上關係呢?這個看似不怎麼學術性的謎題雖然不太值得人殫思竭慮,但是偶爾也會不期地湧上心頭,讓我不禁想為它找個恰當的解釋。

於是,近來我偷閒在網路上尋找資料以準備哲學家饗宴之過程中,留意了一下於在網路上所能找到的哲學家抽煙斗的照片,譬如:一生懷抱三大激情的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主張「拿話做事」的奧斯丁(John Langshaw Austin, 1911-1960)、存在主義的流行教主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解建構運動的急先鋒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等等。然而,倘若我們想從這些抽煙斗的哲學家身上具體找出某種思想上或性格上的共通性,以求解明上述問題的話,則恐怕會大失所望。這不光是由於我們幾乎找不到什麼共同點,而且也是因為:就算我們真的找到了些什麼,也難以證明其跟抽煙斗一事就一定有某種特定的關聯。更何況就目前在網路上可得的哲學家照片來分析,抽煙斗的人數也遠遠少於不抽煙斗的人。所以從這裡去找答案,似乎並非良方。

也許一個比較有希望解開謎題的辦法是,回憶一下我們自己觀看他人抽煙斗時的心理反應;畢竟那種刻板印象也有可能是源自於一般人共通的主觀心理聯想,或至少應該跟其也脫不了關係才對。我過去僅有的幾次看人抽煙斗的經驗是這樣的:當事人通常是有點年紀的人,其首先慢條斯理地拿出煙斗、仔細填裝煙草,再取出打火機來點燃菸草,然後要含著煙嘴吞吐氣,以利菸草燃燒,之後濃郁的香味即瀰漫著整個房間,這時他細啜輕吐地享受著煙斗,看起來彷彿陷入沉思一般,在一旁的我也被此氛圍所感染而產生一種錯覺,以為那若有所思的長者下一刻馬上就將通透整個人生奧秘,並在口吐淡淡煙霧的同時,順便吐出幾句至理名言來點撥我們。透過我個人過去的這種心理反應來做分析,可發現我們其實是把「長者」、「抽煙斗」、「沉思」、「智者」等意象給拼貼起來,從而形塑出「抽煙斗的人看起來比較有智慧」這種聯想來。至此,我似乎已看到解開謎團的一線曙光,只要我們再找到一個能夠把「哲學家」的意象也連結進來的好理由,相信就足以恰當地解釋為何很多人都懷有「哲學家抽煙斗」的刻板印象了。

近日,湊巧翻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哲學教授Robert James Hankinson以Jim Hankinson為筆名撰寫的《哲學唬爛王指南》(The Bluffer's Guide to Philosophy)的德譯本,裡面論述到哲學唬爛王的十大祕技時,提到許多哲學家之所以抽煙斗的一個可能理由,而哲學唬爛王即是根據相同的理由去依樣畫葫蘆地模仿哲學家抽煙斗。阿哈!終於找到一個令我比較滿意的答案了。原來是因為偽裝成哲學家的哲學唬爛王也抽煙斗,造成「抽煙斗的哲學家人數眾多」的假象,以致於一般人一想到哲學家,腦海裡就馬上浮現出「抽煙斗的沉思者」的意象。

當然,這樣來解釋此心理聯想現象,仍有倉卒之嫌。不過諸位看倌更關心的可能是「到底Hankinson認為哲學家抽煙斗的理由是什麼」,而非「我這個解釋的漏洞在哪裡」。那麼我也不多廢話,趕快言歸正傳。簡單來講,是這樣子的:當有人提出一個令人困擾或不知該如何回答的問題時,有抽煙斗的哲學家為了避免頓時陷入啞口無言的窘境,其只需先回應道:「就我看來,這裡至少有一點是重要的……」然後停下來,鎮定地從西裝外套裡取出煙斗來,捻起一搓搓的菸草,慢慢填進斗身裡,然後優雅地點火,吞吐一番後再來開口說話。倘若其平時訓練有素的話,這至少能為他賺個五分鐘的時間,好趁機偷偷思考一下該如何回覆該問題。若這樣還仍舊想不出些什麼的話,接著還可以去仔細地清理一遍煙斗,然後再重新一次裝填菸草的動作。只要他表演得精采,不但能在眾人不知不覺中把時間拖過去,甚至連發問者本人都可能會被該戲法所攝而忘了所提的問題,從而也就不需再去回答其問題了。(參見:Jim Hankinson,¡Alles Bluff? Mitreden beim Thema: Philosophie,Gabriele Gockel德譯,第50-51頁。)這招厲害吧!經過Hankinson的指點,相信下次諸位見到人使用這招來金蟬脫殼的話,應該就會曉得其抽煙斗並非真的是為了要抽煙斗,並且切記要趕緊在心中默念三遍「這不是一根煙斗」,以免不小心又著了人家的道。

"Das ist keine Pfeife"